首页 > 中纺联动态 > 正文

抗击疫情与非遗情怀云论坛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10

  CTEI网讯 当前,抗击疫情与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首要大事,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造成不利影响,也给纺织非遗事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思考。为了顺利完成2020年纺织非遗工作任务,探讨疫情后如何尽快恢复纺织非遗工作和步入传承发展的新局面,3月8日下午,中纺联非遗办在特殊时期以特殊形式召开了以“抗击疫情与非遗情怀”为主题的云论坛。中纺联副会长孙淮滨以及24位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出席并互动交流。云论坛围绕疫情对纺织非遗工作的影响、疫情期间坚持工作的经验交流、疫情后纺织非遗传承发展的工作设想以及对中纺联非遗办的工作建议四个议题展开,由中纺联非遗办负责人陆茵主持。

 

  马明媛:寻找市场机遇,发力开展非遗工作

  重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重庆市纺织服装联合会会长马明媛大使在此次云论坛中另辟视角,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此次疫情危机带来的机遇:国家层面上,疫情提高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动力和水平,展示出在重大灾难面前强大的自我调整和应对能力;行业层面上,最大的机遇是跨行业整合,疫情催生行业打破边界,跨界整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层面上,最大的机遇是推动了新零售无边界链接,“宅经济”让织服装企业纷纷走进“直播间”,强化网上销售,保住或拓展了原有市场。

  关于纺织非遗工作的开展,马会长也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数字非遗,纺织领先。充分利用纺织服装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行业优势,应用数字化传播手段向全社会推出纺织非遗的系列内容;二是开设非遗公开课,充分发挥纺织非遗大使的作用。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多形式授课;三是讲好纺织故事,积极探索国际传播与交流模式,展示国家形象;四是鼓励和推动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的设计制作,注重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服装服饰的弘扬与传承。

 

  林平:福祸相依,丝绸专家变口罩专家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平大使在工厂的临时办公室里参加论坛,他表示参加线上会议的形式太好,向领导和参会大使们带来问候后,围绕议题做了一些介绍。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达利丝绸第一时间加入抗疫救援中,先后向武汉纺织大学、新疆的阿勒泰地区捐赠了大量的口罩,以实际行动彰显企业的担当与责任。林平告诉我们由于工厂有生产丝绸口罩的经验,2月8号被浙江省政府临时紧急要求转产做一次性防护口罩。由于丝绸口罩跟一次性口罩完全不同,接到任务后,林平带领团队立即开始测试研究,直至使生产口罩达到了抗疫的防护要求和标准。目前,车间一天可生产口罩最少50万只,最多时能达到100万只,已陆续供应到一线的一次性口罩1200万只,丝绸口罩35万只。

  在林平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一只小小的口罩,里面学问很多,在转产过程当中他碰到了很多困难,生产原料机器的短缺、生产成本的加大,生产技术的硬性要求等,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住他们的研发生产动力,为一线生产防控疫情物资他感到非常光荣,在这场战役做出了丝绸人应有的贡献。这个也是叫祸福相依,他觉得对企业来说,疫情也可以是发展机遇,看你如何把握。

 

  巴桑:实现“泽帖尔”在生活中传承

  春节期间,西藏哗叽服饰有限公司(山南市乃东区)总经理巴桑大使虽在西藏山南这方净土,确也不能免去因疫情造成的忧心,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巴桑在第一时间以公司名义为灾区捐款10万元。疫情来袭,观望不是办法,巴桑在做好疫情安全防控同时,决定承接山南市藏药厂的“预防病毒香包”加工业务及唐卡等订单业务,为公司创收销售金额为23万,为员工收入多了一份保障。

巴桑的预防病毒香包

  近年来,经过巴桑的潜心研究,“泽帖尔”产品的工艺及质量都有很大创新和提升,种类丰富实现多元化。谈及到设想,巴桑老师表示未来将全力以赴打开产品销路,按照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用最快时间在西藏各地设立7-10个“泽帖尔”文化产品直销店,通过扩大生产“泽帖尔”纺织产品生产规模,在现有的从业73人基础上,为地区增加稳定就业人数。2020年,将与内地具有新理念的设计师、制版师、服装制作师加强合作交流,把泽帖尔编织技艺,优化改良,在服装加工制作技能上对员加大力度培训,希望能够设计生产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中国民族品牌服装,让山南乃东区独有的古老的编织技艺在生活中得到传承。

 

  熊兆美:我需要一颗“定心丸”

  90后的兆美蜡染手工艺作坊传承人熊兆美大使由于远在贵州山区,论坛上信号不稳定,会后发来信息,她表示,勉强能“自给自足”的手工作坊,根本承受不住疫情的打击,全国展览计划都在取消或者延迟,失去重要的销售渠道和旅游景区的合作订单;由于地域特殊性以及绣娘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很难把握住线上营销机会,产品销售严重受阻;传承人群萎缩的局面一直是个问题,收入不足以解决生计困境,留不住年轻人从业,致使传承后继乏人。针对面临的困难,熊兆美说希望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与帮助,大力宣传和弘扬工匠精神,给坚持手工打造精品的手艺人吃一颗“定心丸”,让像我一样的传承人恢复信心和动力,继续坚守,安心传承。

熊兆美蜡画系列

  疫情总会过去,春暖花开是个好季节,对于兆美蜡染手工艺作坊来说,必定是个难熬的年头,但熊兆美不甘心落后,深刻意识到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倒逼重视线上营销,决心慢慢学,一点点来,踏踏实实的做,为了表达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心,熊兆美创作了一系类抗击疫情为主题的蜡画。疫情爆发以来,是党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在护我们周全,我们必须突破困难和压力,找到自救办法,将苗族蜡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好,以苗族蜡染、蜡画、刺绣及民族服饰制作加工和销售为主要内容,充分学好、用好现代生产营销技术,不断提升苗族手工艺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也期待第四届年度非遗大会给我们带来新契机,熊兆美说。

 

  张义超:变思路,调模式

  作为合集置和(杭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师和企业家的多重身份的张义超大使,在疫情期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爱心捐赠,延迟企业复工等,面对来自国家和政府的一道道疫情防控号召令,让她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快速化解这场疫情带来的危机,梳理营销方式。灵性和创造性是赋予设计师的天资,天生乐观的张义超与大家分享了她的经验。首先,必须打破产品传统销售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将企业的杭州坐标和互联网快速反应优势结合,把线下的销售全部移到线上,带领互联网团队和主播在自己家里开通了直播平台,把去年年底准备的产品进行网上销售,效果很好,比往年开春季节产量和销售有所提高,今年已经启动了全互联网模式的ID推广业务,将整合非遗资源、产品,通过文化圈层,利用互联网打通市场销售渠道;其次,打破惯性思维模式,灵活调整产品生产。结合当下情况,开始利用竹纤维制作符合防疫要求的替换型口罩,可以每天更换滤芯,解决口罩资源缺乏和浪费的问题,目前,通过网络推广后,得到比较好的反响。在设计口罩的同时,需要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设计感,从质地、颜色、款式、图案等方面考虑口罩与服饰搭配,让一片小小的口罩时尚起来并百毒不侵,是设计师和口罩共同的使命。张义超还特意为云论坛献上疫情主题的“最美身影”“三八”妇女节插画。

张义超设计抗疫插画

 

  钱晓丽:传承在路上,推广在行动

  钱晓丽大使针对会议议题做了简要的发言,作为小龙茵彝族刺绣传承基地负责人,她积极响应号召,把一些预防新冠病毒的知识,科普到绣娘家,让他们学到如何防护,虽然这看起来很微不足道,但这对于钱晓丽,在疫情期间,保护好自己、家人、还有小龙茵的绣娘是她最大的职责。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基地的工作影响较大,打乱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为了降低疫情的影响,减少聚集,钱晓丽组织绣娘开始了在家里接订单的模式,制定刺绣标准和要求后,采取远程分配任务,遥控指导,必要时自身前往,让绣娘在疫情期间生活充实,生活有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她感到很欣慰。

  对于2020年的非遗工作,钱晓丽也有了一些新想法,一是传承在路上,疫情过后将会继续开展绣娘培训活动,并且尝试将传统的基地工作与线上课程结合;二是推广在行动,利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彝族刺绣文化,进一步体现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的责任与担当;三是跨界在尝试,希望将绣娘的资源优势进行转化,与设计师合作,真正实现跨界合作。

 

  邓兆萍:自主设计研发口罩即将面市

  广东普丽衣曼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邓兆萍大使表示,疫情期间,每天都在为广东省几万名一线的环卫工人寻找防疫物资,由于物资的严重缺乏,使他萌生自己做口罩得想法。她以绿色环保、舒适设计、时尚美观为理念,采用科技滤材,研究设计的PI纳米级气凝胶膜口罩已经通过检测,并准备17号上市。这款口罩可以清洗,重复使用10到15次,将有效缓解口罩短缺的情况。口罩最初是想着孩子设计的,所以它的设计和防护要求更高,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个防雾的功能,可以挡到70%、80%的雾化,方便了戴眼镜人群的使用。作为一名设计师和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接下来,她会在这款口罩上,尝试增加一些传统文化的图案,让非遗文化传承进一步走进生活。

邓兆萍设计的口罩

  此外,邓兆萍还提到她与黔南州达成的合作,今年她将带领水族马尾绣走上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用时尚的设计语言呈现马尾绣的传统文化内涵,为纺织非遗的传承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姚勇:开启智慧新零售

  北京木真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琳大使很重视此次云会议,但远在国外,特派公司执行总经理姚勇出席并代表发言。姚勇介绍说从1月份开始,全国所有线下门店陆续关闭,对于木真了这样的传统服饰企业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的营销手段主要依靠线下门店去推广。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复工后,木真了从产品线和渠道线两个方面进行调整,重新制定了新的品牌战略布局和规划。首先,将木真了品牌升级为木真了品牌生活文化馆,旨在整合到更多的资源,提供多元化的中式文化的产品与服务,扩大产品受众面积,把中式文化理念、品牌文化内涵推向新的高度。其次,拓宽销售渠道,将线下门店销售调整到线上平台销售,实现品牌的输出。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在京东、天猫商城、苏宁这些网上平台,已有一些突破。同时,品牌还开启了直播、社区营销等新渠道,希望整合更多产品,利用线上平台,实现快速传播,开启智慧新零售。会上,姚勇还希望通过中纺联非遗办整合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向国际市场。

 

  孙淮滨:疫情是大考,创新有未来

  云论坛中,孙淮滨副会长与非遗大使们分别互动,分析当前形势,共享论坛精髓。对企业在防控物资供应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对大使提出的建议表示值得借鉴和参考;对大使们营销手段从传统到线上模式的快速反应表示赞赏;建议设计师考虑口罩需求由井喷式逐渐回落后,该如何让设计感引导消费,建议刺绣基地带头人利用绣娘资源优势,主动与设计师寻求合作,提高产品设计开发水平,增强传承创新能力,吸引订单,为绣娘增加收入。孙淮滨副会长还强调,疫情只是给我们带来一次考验,而“创新”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我们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疫情后的非遗事业发展,有期待,就有未来!

 

相关链接:抗击疫情与非遗情怀云论坛召开——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精彩观点云分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