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纺织业合作研讨会在江苏盛泽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发表致辞。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纺织业合作研讨会开幕致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5年5月2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两岸同仁:
大家上午好!
芳菲织就千重锦,机杼催开万缕辉。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千年绸都盛泽,叙两岸手足深情,开锦绣事业新篇。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致力于两岸纺织产业繁荣发展的同仁们致以崇高敬意!
借此次机会,与大家沟通三个观点。
纺织是历史经典产业,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关系着民生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经纬交织、锦绣共美,作为两岸合作最早、往来最密、成效最实的领域之一,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繁荣、促进融合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产业协同,纺织是重要纽带。
从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全产业链纵向延伸,到技术共研、产能合作、平台共建、渠道共享的全方位横向拓展,纺织行业始终是两岸产业互补、优势互促的生动典范。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两岸新材料、新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大纵深融合创新、大跨度协同联动的产业合作格局正在形成。
第二,民生保障,纺织是重要基石。
衣被天下,万物可织。纺织服装关系国计民生。从运动休闲到健康防护,从生态环保到道路交通,在生活场景不断延展中,纺织满足多元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丰富的产业生态创造就业岗位和价值机会。两岸纺织的务实合作,既回应了人民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又将发展红利切实转化为两岸同胞的切实福祉,夯实着融合发展的民意基础。
第三,文化融通,纺织是重要载体。
纺织蕴含着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和同袍同裳的民族感情。文化的系统性,决定了中国时尚需要两岸的共同叙事。从传统纹样到色彩搭配,从工艺工具到廓形结构,从纺、染、织、绣、印到各民族服饰,国风国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时尚趋势。两岸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把握趋势,打造中华时尚话语体系。
当前,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我们正处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特殊时刻。两岸一衣带水、一脉相承。加强产业合作不仅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现实需要,更是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机遇的战略选择。
一是以合作为基,构筑产业安全屏障。
地缘政治博弈深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波及全球,技术封锁、贸易壁垒等挑战产业安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风险。两岸纺织只有加强合作,构建更加坚韧的供应链网络,才能在安全与效率、开放与自主的复杂平衡中实现发展。
二是以合作为舟,共拓市场价值蓝海。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存量竞争日益激烈,同质化、内卷化特征凸显。消费持续升级,需求更加多元。两岸在创新研发、市场纵深各具优势,开展合作,优化配置创新要素,有助于打造差异化、高性价比的供给体系,共同挖掘和创造更高维度产业价值。
三是以合作为径,达成绿色发展目标。
全球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双碳”目标与ESG评价体系正催生新的价值标准和资产形态。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国际竞争新赛道。两岸强化绿色转型合作,有利于加快提升规则主导能力和价值重构能力,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化为竞争新优势。
四是以合作为翼,抢占科技创新高点。
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制造等前沿科技加速突破,重塑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产业创新呈现出跨界融合、系统集成的新特征。两岸产业具有互补性。深化合作,有助于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优化、市场应用等环节,形成体系化的创新优势。
两岸的合作关系产业安全、未来空间,是基于现实发展需求和产业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唯有合作,方能共克时艰;唯有合作,方能共创未来。当前,大陆纺织产业正在从“大而全”到“强而韧”跃迁。围绕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以人为本的健康产业的新定位,大陆正加快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两岸产业深化合作奠定良好基础、提供广阔舞台。
海峡两岸纺织业合作研讨会一直以来都是两岸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的重要桥梁,是推动两岸纺织从产业互补迈向价值共创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以“两岸纺织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合与挑战”为主题,把握时代大势、聚焦产业关切,为两岸产业深入交流、深化合作注入新动能、创造新契机。
同心织锦绣,携手向未来。借此机会,围绕两岸产业合作,提三点倡议:
一要共筑产业创新高地。
打造两岸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材料、装备和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纺织与生物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融合创新。加强标准互认与专利共享;加强人工智能在产业的应用合作。完善人才、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协同配置体系。
二要共创中华时尚风格。
立足文化自信自觉,携手"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设计理念、产品研发到品牌呈现,多维度挖掘与体系化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以非遗活化、国潮创新为突破,构筑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锐度的设计与品牌。通过时装周、博览会、社交平台等渠道,将东方美学带向全球,提升中华时尚的辨识度和话语权。以文化共鸣、产业共振,赢得世界认同。
三要共建人民美好生活。
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推动市场共建,打造更强韧性、更加健康、更具包容性的产业共同体,形成更多就业创业机遇。提升品质、丰富品类,延展场景,以优质产品供给创造需求。共享RCEP、“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在更加广泛的全球合作中实现更大范围的市场循环与资源配置。
单丝不成线,家和万事兴。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纺织合作是两岸手足情深的生动写照。同胞共气、家国共凭。让我们经纬同心,锦绣共赴,以产业相融带动人心相融,以产业振兴促进民族复兴。
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