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魏桥张波、鄂尔多斯王臻出席“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畅谈企业家精神,坚定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6

刘健/摄

  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百奇以及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等5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记者们进行了交流。

  作为来自纺织行业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和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备受行业关注,他们的发言不仅展现了纺织企业家的风采,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思路。


 企业介绍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

  魏桥创业集团起源于山东的一家小型油棉加工厂,经过几十年发展,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10万名员工的综合性跨国企业,自2012年以来连续入选世界500强。主要业务聚焦于纺织和铝业两大传统制造业板块,是传统制造业。目前,魏桥创业集团正在积极向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轻量化等新兴领域延伸。

  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企业,魏桥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全体员工的拼搏和奋斗。我们致力于把传统制造业做精做强,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集团将继续深耕实体经济,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我们的更大作为,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来魏桥创业集团考察交流。谢谢大家。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

  我和鄂尔多斯企业同龄,从小在羊绒衫厂的厂区里长大,小时候看到像云朵一样洁白柔软的羊绒被纺成一道道纱线,这些纱线又在穿梭中织成了一件件漂亮的毛衣,我感到非常神奇,可以说我有一个“纯羊绒系”的童年。虽然我上大学读的理工科,毕业以后,像很多同学一样在战略管理公司做了两年,但依然没有能够压抑住我对羊绒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向往,所以我在2006年创立了1436这个高端羊绒品牌。我们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羊绒,我就想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最好的羊绒品牌和世界一线大牌媲美?后来我接手了集团的羊绒业务和其他业务,开始推动鄂尔多斯系列品牌的重塑、焕新以及时尚化升级,推动公司重大的战略变革、组织变革以及技术攻关,现在我正在全力推动集团羊绒服装和电力冶金两个板块的系统化提升。

  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业的二代很幸运,能够和企业互推互促、共同成长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请问,各位企业家在创业路上最让你感到“大有可为”“正当其时”的瞬间或经历是什么?您如何展望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未来?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

  谢谢您的提问。对我来讲,最能感受到“大有可为”、“正当其时”的瞬间是7月9日我们在云南的第二个绿色铝产业基地的投产,因为这是集团响应我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号召,实施绿色转型的重大举措。我们从2019年开始,从山东转移2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去云南,利用云南丰富的水电资源,把煤电生产变成用水电生产,实现绿色化转型。这个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我们集团的能源绿色占比,也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同时还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为发展西部需要工业带动。更让我欣喜的是,它实现了社会、企业和百姓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谈到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相信,随着我们民营企业家们的共同努力,民营企业“正当其时”、“大有可为”的瞬间将越来越多。谢谢。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

  我也谈谈我的感受。让我感到振奋的不是某一个高光时刻,而是我们国家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出台的好政策。回顾鄂尔多斯集团40多年发展关键点,第一个十年在改革开放春风中我们茁壮成长,第二个十年依靠市场导向、品牌建设成为了行业标杆,第三个十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建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循环产业链。现在党和国家对于内蒙古是“两个基地”的战略定位,我理解新使命就是羊绒产业要温暖千万牧户、电力冶金产业要点亮未来。

  我们的羊绒产业非常独特,可能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百分之百拥有自己的全产业链,我们应该发挥这样的产业优势,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用产业创新与升级,再赋能牧户、牧民,形成很好的正向循环。由此,构建一个乡村振兴、产业可持续发展、上下游企业可以共生共融的温暖图景。

  再说到电力冶金行业,我们的新能源能够实现百分之百就地消纳,通过智慧微电网向我们下游的冶金、化工、物流等产业提供绿色能源替代。所以我们电冶也建成了一个清洁、绿色、科技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我认为,国家的战略已经为企业发展锚定了很好方向,通过鄂尔多斯集团40多年的实践,我们感受到企业因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因国家的强大而强大。即使在传统产业,如果我们可以靠创新来实现产业不断升级,我们就有能力去打造百年老店。谢谢。


  记者: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升级,请问王臻女士您所在的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作为一位年轻企业家,您和您的企业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

  谢谢这位记者。目前我们行业处于深度转型期,挑战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来自技术革命的汹涌浪潮,另一方面面临全球产业链重塑。我们在市场端,面临日益叠加、迭代以及日益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就像一个数轴上有A就有-A,我觉得这些挑战也是机遇。从大的方向来说,发展的核心其实还是要通过创新和系统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我们要把这些都融合在一起。就拿羊绒时尚来说,从草原源头,我们在原牧场设立4个顶尖实验室,负责草原气候和土壤研究、种山羊的种群保护、动物福利和科学养殖研究、纤维跟踪以及检测,真正做到了产学研联动。同时我们把社区牧民深度连接起来,实现让牧民增收,让草原和羊种得到保护,同时得到更高品质的羊绒。

  说到制造端,创新场景更加丰富。染色环节,过去研究传统的染色,十几年、二十年前开始做植物染色,前一段时间,我们成功地、规模化地运用了微生物染色去染色羊绒以及纺织品。我们的微生物染色在国际上也属于很前沿的,它可以把羊绒的天然品质和优秀性质完美保存下来,增加产品的生态附加值,引领行业向更健康、友好方向转型。我们的生产链条那么长,其实创新有无限可能。

  说到市场端,很重要的是做消费者的洞察。现在品牌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是越来越凸显了,我觉得文化不一定在于“形”,一定在于“神”,在于它的内涵和底蕴。现在年轻人对很多东西已经祛魅了,非常有个性和主张。是不是可以设想未来,时尚的终极话语权可能不是在T台的射灯下,而是藏在文化根脉里。我觉得,中国的文化自信正在转化成产业自信。

  说到渠道端,渠道端的变革是颠覆性的、是巨大的。线上线下已经深度交织、互相赋能。这样一种融合对于整个渠道系统、商品系统都有了整体的效率提升。在运营方面,对于市场反馈的感悟,这要求服装企业对数智化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才能得到新的活力。

  最后要围绕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说了这么多,背后底层逻辑就是从顺应变化,变为制造变化,和大家共勉,也向大家学习。


  记者:伴随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企业传承发展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请问,各位企业家培养年轻一代管理者,除了专业技能外,您最希望传递哪些价值观或者经验?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

  相信在座的5位,我和王臻可能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说到传承,我是2018年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掌管这家企业集团,这之前已经跟我父亲一起打拼近20年。我是1999年加入集团的,对于我来讲,接班之后我传承了什么?我认为我传承的不仅是父辈的财富和权力,更是我父亲那一代创业人的家国情怀和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这也是支撑我带领新的董事会这些年一路披荆斩棘、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有这些传承之后,特别希望下一代年轻的管理者能够传承我们的基因,能够记住自己的初心。

  魏桥创业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为国创业、为民造福”,我们秉持的企业使命就是实业报国、制造业强国。我希望,年轻一代管理者一定要继承这个精神底色,牢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但要把我们企业管理好,还要把企业经营好,更要为党和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员工负责,持之以恒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当然,还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希望我们年轻一代管理者要传承下去的。我认为,只有把家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好好传承下来,才能支撑年轻一代管理者应对所有挑战和困难,打造出百年企业。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臻:

  我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说到传承,传承的还是企业家精神。对我来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父辈身上的志存高远的理想以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相信事在人为,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难,这些精神特别鼓舞我。有时候我在想,西部很多企业能够从那么偏远的地区一路发展走到今天,可能不仅仅是只考虑自己的事情,更是站在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甚至站在国家层面去思考、去行动,才能一路成功,走到今天。

  比如羊绒产业,是一针一线细抠的、很辛苦的产业,它一头连着千万牧民的生计,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中国作为核心的、最好的产绒国之一,中国企业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不能把我们的原料优势拱手相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我们可以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势能。


  记者: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请问张波先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应通过哪些路径突破发展瓶颈?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

  传统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怎样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这些年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吃过苦头,也尝过甜头。我们总结了三条实实在在的路径: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企业未来发展之路首先要做到绿色低碳发展,这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很大挑战,比如铝产业板块,因为它的生产特性就是一个高能耗产业,怎么让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这是很大的挑战。除了转移一部分产能到云南,利用水电生产之外,我们在山东部署了大量的光伏太阳能发电,提高山东当地产能的绿电占比。同时,在产业转型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再生铝。大家可能知道,因为铝的特性是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的,但是第二次使用的时候能耗只是第一次生产的5%。所以,通过再生铝也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和能耗。所以,第一条路径就是追求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现在人工智能、AI技术迭代非常迅速,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利用我们丰富的应用场景,结合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改造传统制造业。比如,纺织板块方面,过去几年建设了十几座绿色智能化工厂,相比传统的生产模式,能耗降低了40%。大家知道,纺织行业现在经营相对比较困难,由于我们实现了智能化改造,大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纺织板块的竞争力。同时,铝板块在全球率先把AI技术引入电解铝生产工艺,用“智慧大脑”替代人工经验判断,使得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能耗也大幅度降低。传统制造业要想实现突破发展瓶颈,第二条路径就是数字化转型。

  三是创新驱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之外,还有企业内生动力所带来的创新行为,包括我们跟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国家级的技术中心,这些都是在企业内生动力方面做的工作。人工智能、大数据也会给我们带来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所以企业不但要积极实施一些产品工艺的创新,还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促进管理模式和思维模式创新,同时带动企业组织架构改革。我们要完全符合数智化要求,传统制造业最大的挑战是原有组织体系的改革。

  以上是我们总结的三条实实在在的路径。对传统制造业来讲,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一些发展瓶颈,需要厚积薄发,这很不容易。但是,我认为,国家给民营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舞台,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勇于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我相信我们民营企业一定能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国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