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青年科学家活力满满,以先进材料助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2

  在“双碳”和数字经济背景下,先进纤维材料被视为推动纺织服装升级的关键。日前在常熟举行的一场青年科学家沙龙上,行业科技工作者们与纺织服装面料相关企业代表一起,围绕先进纤维材料的产业化瓶颈、智能制造在纺织中的落地路径、政策与科研协同机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建议下一步围绕新纤维、绿色工艺、循环回收、智能穿戴四个方向,加强跨学科合作与技术集成,把“实验室—中试—产线”串成一条顺畅的创新链,为常熟建设绿色纺织集群、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10月14日,由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常熟汇智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承办的“先进材料青年科学家沙龙”在常熟火热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与常熟纺织服装和面料相关企业代表五十余人。大家围绕先进材料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前沿应用与转化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常熟乃至全国纺织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注入新动能。
  中国科协先进材料联合体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从先进材料的战略价值、人才培养、产业协同三方面建言,强调了先进材料的战略价值,提出以“双轮驱动”培育青年人才、推动绿色材料研发、智能材料与数字制造融合及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多项建议,呼吁将个人理想、企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材料强国战略。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指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作为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成员单位,致力于推动纺织学科与不同学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端人才培养,未来学会还将继续为常熟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以材料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助力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常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宇操介绍,常熟始终将材料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已构建从纤维研发、面料织造到成衣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未来将重点布局三大方向:强化基础研究,建设省级功能面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数智转型,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深化国际合作,探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升级路径。
  在主题报告环节,北京服装学院刘莉教授在题为“奥运比赛服中的科学化设计”的报告中,展示了其团队为冬奥攻克高性能比赛服关键技术、打造尖端竞技装备的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刘旭庆教授在“纤维新材料驱动新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报告中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瓶颈及未来功能性服装和可持续性服装的需求,并介绍了团队在纺织与航空航天、智能可穿戴方面的成果。
  东华大学斯阳研究员在“高性能无氟防水透湿面料创新”报告中介绍了该材料在户外服装运用的迭代升级,致力通过材料设计、功能升级、可持续发展等前沿创新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产业实现绿色自主发展。
  天津工业大学王春红教授在“麻纤维纺织新材料应用及发展趋势”报告中,聚焦常规麻纤维应用瓶颈与生产痛点,提出通过创新麻类面料后整理技术,提升纤维服用性能与产业附加值,为麻纺织材料的创新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浙江理工大学刘国金教授在“基于后整理的功能性纺织材料制备及典型应用”报告中,聚焦结构生色、蓄热调温及丝绸可机洗等关键技术取得的重要突破,为功能性纺织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苏州大学洪岩教授在“存量经济时代的时尚品牌破局”报告中,提出以深度顾客洞察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与时尚属性的有机融合,推动应用场景创新与产业生态协同,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全新路径。
    (来源:中国纺织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