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人物访谈 > 正文

致敬劳模 | 中联品检(福建)张丽:以科技创新引领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09

  编者按: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不乏纺织服装行业从业者。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每五年一次,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一位劳模都是一面旗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故事,是对劳动价值的生动诠释,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激励更多人以劳模为榜样拼搏奋进。


  她扎根福建石狮十五年,带领团队建立全产业链质控体系,以智能检测系统提升效率五倍,年均为企业节省百万成本。作为省人大代表,她推动泉州纺织数字化平台落地,促成校企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七项提案纳入省级政策。全国劳模表彰会后,这位“质量卫士”又携新研发的便携检测仪重返生产线,用创新标注纺织业高端化转型的每一步,以科技经纬编织中国智造新图景。

  张丽凭借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业造诣和对质量检测的执着追求,在产业标准化建设领域开展了多项基础性工作,为推动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质量守护者的十五年坚守

  张丽的职业生涯始于2010年,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毕业的她,毅然选择来到福建石狮,投身纺织产业一线。2012年,她加入中联品检(福建)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纺织鞋服、箱包相关产品的理化性能及功能性检测工作,同时负责新项目产品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质量检测更要扎扎实实做好。”这是张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十五年来,她和团队深入了解合作企业在产品研发中面临的质量把控难题,通过优化检测流程、构建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进行全流程品质把控,确保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每一步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建立了覆盖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监控体系,为石狮乃至福建纺织服装产业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市场美誉度。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数字化与人才培养双轮并进

  作为从产业一线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张丽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后,张丽倍感振奋:“我们坚信,科技创新必将为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在实际工作中,张丽立足全省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深入调研,陆续提交了支持泉州建设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国家质量基础平台等多项建议。这些建议不仅精准把握纺织产业的发展动向,更为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她主导开发的智能检测系统,将传统检测方法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纺织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人才队伍建设是张丽关注的另一重点领域。她先后提交了“加强高职高专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等建议。更为可贵的是,她主动与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先进的检测标准融入高校教学科研之中,系统培育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兼得的纺织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代表履职与行业引领:从技术专家到产业推动者

  2025年是张丽担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的第八个年头。作为连任代表,她的办公桌上总是堆叠着厚厚的调研材料,“纺织产业”与“转型升级”是其中的高频词汇。从技术专家到行业引领者,张丽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变,但不变的是她对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随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纺织产业也持续深化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张丽表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她将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呼吁,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表彰大会现场,张丽朴实而坚定地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坚守在纺织产业一线的劳动者们。我们将以此次表彰为新的起点,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而不懈奋斗。”张丽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不仅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典范,更是创新劳动的标杆。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纺织从业者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共同书写中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