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以来,行业生产运营总体延续了上年的发展态势。在促内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贸抢出口等因素的影响下,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然而,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减弱,国际供应链格局面临系统性重构,对我国纺织行业外贸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01 营收延续增长态势
2025年以来,随着国家提振经济、促进消费的系列政策落地生效,以及春节消费的有效增长,拉动了内销市场,针织行业的营收运营和产业规模延续了2024年良好的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5年1~3月针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上涨4.17%,延续2024年增长态势,增速较2024年全年提高1.19个百分点。
从针织两大类产品的分行业来看,2025年1~3月针织织物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上涨2.55%,基本延续2024年水平;针织服装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上涨5.08%,增速较2024年全年提高1.67个百分点。
2025年1~3月,我国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77%,增速较 2024 年全年下降 2.45 个百分点。其中针织服装产量同比增长0.83%,增速较 2024 年全年下降6.55 个百分点,针织服装的产量占比仍保持在69%左右。
02 效益同比出现分化
2025年开局以来行业利润总额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回落,且针织服装效益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与针织织物企业较大幅度的增长形成强列对比。1~3月针织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3%,其中针织织物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9%,针织服装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56%。
1~3月针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率为2.45%,比上年同期微增0.02个百分点。其中,针织织物规上企业的利润率为3.35%,同比增长0.76个百分点;针织服装规上企业的利润率为1.95%,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03 出口表现好于预期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1~3月我国针织产品出口22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其中,针织织物出口53.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170.16亿美元,同比下降1.9%。
受关税预期抢出口影响,企业普遍集中在去年底和今年一季度对美国市场抢出口。今年一季度,我国针对美国市场出口针织产品40.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02%,增长贡献率达180%。
其他主要市场的情况是欧盟、日本略增,东盟市场回落。1~3月,我国针织产品对欧盟出口2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对日本出口16.10亿美元,同比增长6.14%;对东盟十国出口40.46亿美元,同比下降4.15%。
从细分品类来看,1~3月大多数针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额呈下降。受去年高基数影响,T恤汗衫、内衣居家服(不含文胸)、运动装等产品降幅明显。
从地方海关数据来看,1~3月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东部沿海重点地区针织产品出口实现正增长,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3.52%、8.47%、7%和9.29%。广东、福建同比分别下降7.48%和20.53%。
04 内销延续复苏向好态势
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复苏向好态势,GDP同比增长5.4%,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在各项提振消费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消费需求逐步回暖,消费市场持续扩大。
2025年1~3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3869亿元,同比增长3.4%。1~3月实物商品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1%。随着天气回暖,短途出行热度提升,户外等部分高景气细分赛道有望持续从中受益,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05 发展预判与展望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总体实现平稳开局,行业出口表现好于预期,内销呈现温和增长,为全年打下了良好基础。美国是我国针织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特别是针织服装长期居于出口市场的首位。近几年我国针织服装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均在23%以上,最高水平时期美国市场占比达1/4。其中,近1/3的针织服装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达36%以上。
在此背景下,美国关税政策或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尽管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公布,为行业外贸企业带来利好,能有效缓解出口企业困境,但美国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一旦美国实施超常规进口关税,我国针织服装出口将遭受严重冲击,企业生产经营也会受到较大影响。由此可见,今年上半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针织服装对美实时出口情况将呈现波动起伏态势。
尽管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是行业发展的坚实后盾。积极的财政政策加码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同时伴随着“两新”政策的补贴力度持续加大、“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的持续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相关举措的落地实施,以及消费券精准投放激活市场潜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供给、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等一系列举措,有望进一步激发内销市场活力,对冲外贸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纺织外贸企业还需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加强风险研判与管理,灵活调整多元化市场布局,综合提升抗风险能力。
(来源:中国针织工业协会)